中國質檢網訊(黃云 王承榮 雒建民)近日,甘肅甘南州質監局根據群眾舉報,在合作市區一民房內端掉了一個制售餐具洗滌劑的黑作坊。
該局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發現,該窩點只有一個用來勾兌的高2米、寬1米多的大型塑料容器,地上堆放的硫酸鈉、磺酸、日曬鹽等都是工業原料,而生產的餐具洗滌劑無廠名、無廠址、無產品合格證。經進一步調查,該窩點無任何證照,從今年3月份開始加工餐具洗滌劑,主要銷往甘南州各縣市各餐廳、飯館和餐具消毒公司。
據執法人員介紹,國家對餐具洗滌劑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并需要標注作餐具及果蔬洗滌用的字樣,方便消費者識別和正確選擇。不合格餐具洗滌劑主要是總活性物、甲醛、細菌總數等指標不符合標準要求,而由化工原料加工成的洗滌劑,極易出現甲醛超標,如果消費者使用這類洗滌劑,其中的甲醛可能會殘留在餐具、瓜果上面,隨之帶入人體,影響人體健康;如果使用工業用的合成洗滌劑進行餐具清洗消毒,不但造成環境污染,清洗不干凈的殘留物還可能引起頭發脫落、失憶等癥狀。
執法人員當場對現場170多公斤硫酸鈉、磺酸等工業用原料,以及150公斤半成品、625公斤成品,1臺生產工具進行了扣押。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當中。
黃云 王承榮 雒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