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過10年的體育記者,采訪過奧運會、亞運會、友好運動會和一些世界單項錦標賽,同國內外不少運動員有過接觸,出版社讓我編一本我的體育文集,以迎接就要來臨的北京奧運。我翻開多年以前采訪運動員和教練員的文字,其中看到關于沈祥福的一段,不禁怦然心動。
1986年春節剛過,我來到昆明中國足球海埂訓練基地,采訪由年維泗擔綱主教練的中國足球隊。那是剛剛經歷了“5·19”事件后中國足球的低谷,年維泗是臨危受命。應年維泗的召喚,老將沈祥福再次進入國家隊,按沈祥福的玩笑話說是“三進山城”。那一年,他29歲了,他知道這次進入國家隊對于自己意味著什么,所以他格外珍惜這次機會。
西德、香港,都曾表示愿意出錢,要他到那里加盟,陰差陽錯,他都未去成。如今年近30,國家隊需要他,他知道這恐怕是最后一次機會了。
沈祥福為人隨和、謙虛,剛剛在電視劇《綠茵角斗士》中擔任過角色,雖然只是配角,但需要他,他便認真做了。雖然,他的演技遠不如他腳下功夫到家,顯得有些呆頭呆腦的。
有意思的是,那一年的大年初二,沈祥福剛剛結婚,北京體委在先農壇分給他一間14平米的房子。幸虧伙伴們幫忙,刷房子、油家具,折騰一溜兒夠,趕在大年三十方算弄妥。婚禮就在這間小屋里于大年初二舉行過后,他同愛人準備到廣州旅游,大年初五,通知來了,他被調往國家隊。
蜜月沒有過完,婚期還保留著,沈祥福匆匆到北京隊取來運動衣,趕到飛機場。抵達海埂的時候,他穿的衣服上還沾著斑斑的油漆點,那是刷家具濺上的,那是結婚佩戴的別樣花朵。大家開玩笑說:“沈祥福成油漆匠了!”
原以為這次結婚后該結束運動生涯了,沒想到又來這么一次最后的沖刺。命運是故意給他一次磨難,還是有意給他一次幸運?他知道年指導是要他司職前鋒前衛,加強左路進攻的威力。干事業,誰不愿意在國家隊干呢?而且,既然干就干出點兒名堂。
在本該脫去戰袍的時候,再次披掛上戰袍。乍一訓練,又是大運動量,他身體反應大,肌肉緊張,還感冒了,再加上對新婚妻子的思念,這一切構成一個銳利的考驗,磨練著他的意志。他尤其不放心的是妻子。那時,她在大都飯店當總機交換員,離家遠,又患有腰椎尖盤突出。雖然,臨來前,他把窗戶縫糊得嚴嚴實實,囑咐朋友們多加關照,夜風吹拂海埂的樹梢,吹皺海埂的湖面的時候,他的心里依然悄悄爬出一陣陣思念。
終于,盼來了妻子寄來了第一封信。北京市體委幫忙,把她調到先農壇總機工作,朋友們對她格外關心。“好好練吧!”信里除了這句鼓勵的話,妻子還特意買了一袋奶粉,托人帶給沈祥福,希望他注意身體。
就是這一袋奶粉,讓那時的沈祥福怦然心動,也讓現在的我倏然心動。采訪筆記本上幾行發黃的字跡,讓一切近在眼前,又恍若遠在天邊,仿佛天寶往事一般,那么不真實一樣,讓我心生感慨良多。
對于今日踢得越來越臭卻已經腰纏萬貫的中國足球的球員而言,一袋奶粉早不放在眼里了。但是,1986年的一袋奶粉,對于一名中國足球隊的隊員而言,卻曾經是那樣的彌足珍貴。
不知道這一帶奶粉,沈祥福還記不記得?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22年,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在海埂基地采訪沈祥福的時候,他對我說起這一袋奶粉時臉上現出的有些羞澀卻幸福而珍愛的神情。他清楚,從那一刻起,他腳下的足球球多注入了一股力量,那力量來自妻子。
那一年3月昆明春城飛雪,是整個云南省半個世紀少有的奇寒。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偏偏讓他們遇上了,老天爺特意要考驗他們一番,考驗中國足球一番。記憶中,干旱的日子總是很多,下雪,尤其下那么大的雪,總應該難忘。
如今,中國足球剛剛在天津自己的主場輸給了卡塔爾,再一次在世界杯的道路上折戟沉沙。其實,球踢得怎么樣,還在其次,關鍵是還有沒有當年沈祥福接到那一袋奶粉時的感動和珍愛。麻木的精神,尤其需要營養的滋潤,1986年的一袋奶粉,在他們的眼睛里已經不屑一顧,是否還存活在記憶里,能夠結晶一塊琥珀,哪怕只是系上一個不大的結,成為了中國足球的一種試紙,一種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