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的“抗衰老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抗衰老醫學研究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承辦,武漢躍萊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協辦。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白書忠出席此次會議并發表致辭。
白書忠認為,衰老是每個人都必然面對的生命運動過程,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但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特別是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健康素養的提高和營養學的進步,延緩衰老、抗衰老不僅是可能的,亦是可行的。
眾所周知,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既是社會生活質量提高的標志,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問題,特別是衰老過程中給老年人群帶來的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人均壽命上世紀50年代是47歲,到本世紀初已達到68歲,即50年增加了20多歲,現在有不少發達國家人均壽命已遠遠超過70歲。這一歷史事實說明,雖然衰老是人生不可回避的自然規律,但健康長壽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和社會支持來爭取的,尤其是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維護健康、促進健康、延年益壽將成為現實。
盡管這些年來,在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下,國內許多醫療衛生單位和研究機構、健康產業界都積極開展了抗衰老醫學研究和產品開發,尤其是對老年疾病的早期檢測,早期干預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對我國抗衰老醫學的發展,以及降低老年疾病發病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從我國目前老齡化發展速度和老年性疾病高發的態勢來看,衰老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問題仍十分嚴重。
白書忠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要實施《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要把人民的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特別強調了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上海“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上也明確提出了健康中國的規劃目標,其中提出力爭到203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主要健康指標要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為貫徹落實國家相關健康政策,對抗衰老醫學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先后批準設立了抗衰老醫學研究專項基金、抗衰老醫學檢測中心等;連續舉辦了五屆抗衰老醫學研究高峰論壇;持續開展了千余場抗衰老科普教育工程活動,大大促進了我國抗衰老醫學事業的發展。
本次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抗衰老高峰論壇”,把當前社會比較關注的營養與健康問題作為本屆論壇的重點,其目的是因為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營養不均衡所致的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老年人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但對食物營養與疾病、健康的相關影響,仍缺乏充分的重視與正確的了解。正如《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指出的那樣,我國近年來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食品狀況總體穩定向好,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食物與營養發展成效顯著。但是,我國食物生產還不能適應營養需求,居民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營養與健康知識缺乏等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論壇現場,白書忠提出倡議,希望社會各界繼續關注我國的抗衰老與營養健康問題,也希望有更多的醫療衛生和科研機構、企業積極參與抗衰老與營養健康的研究和產品開發,特別是功能性營養食品的研發。更希望有更多的企業支持我國抗衰老與營養健康公益活動的開展,共同為推動我國抗衰老與營養健康事業的發展,為助力健康中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