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樓市調控新政出臺之時,多數人認為,這不足以遏制中國房價——這個“全球最堅硬的資產泡沫”的膨脹。隨著調控的持續(xù),不斷有人憧憬調控政策一旦放松,房價將再次爆發(fā)性上漲。但樓市最近恰恰迎來了量價齊跌。從中國目前國情來看,樓市拐點顯然已到來。
中國房價長期上漲的首要原因,是在1998年房改之前,中國住宅建設總量長期不足,積累了相當多的住宅需求。房改之后,中國城市化率以每年超過1個百分點的速度急增,GDP以每年同比超過9%的速度高速增長,龐大且強勁的購買力涌入商品房市場,再加上在不少城市保障房在房改后停止供給,多重因素推動房價節(jié)節(jié)上漲。
時過境遷,目前的樓市已不存在類似于房改前極度饑渴的市場需求,且“十二五”期間將為20%的城市居民提供保障房,支撐高房價的需求基礎已不復存在。
從全球房價對比看,美國房價在相當于五、六年家庭年收入時,樓市泡沫開始破滅。可是,2010年,中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109元,人均消費性支出13471元,三口之家全年凈收入僅為1.7萬元。10倍的房價收入比,相當于90平方米,單價僅6300元的房產,也相當于普通家庭全年凈收入的32倍。如果算上貸款利息,則意味著目前一套房產需要普通家庭40至50年的儲蓄積累才能負擔。顯然,樓市泡沫繼續(xù)膨脹,中國經濟將非常危險,更何況高房價嚴重阻礙了城市化的進程,大大擠壓了居民消費支出,抑制了內需增長。
其實,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早就超過了5倍。推動房價上漲的,不僅僅是普通居民的買房愿望,更多的是少數富人的投資需求。目前,富人的購房需求正在減少。針對個人可投資資產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的投資性房地產狀況,招行和貝恩資本的聯合調查顯示,2011年初,投資性房地產在高凈值人士資產配置的比重下降4個百分點至14%。9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將不再增加樓市投資,一半人表示逐步在撤回樓市投資資金。
從長遠來看,中國高考報名人數已連降三年,根本原因是上世紀90年代新生人口的持續(xù)下降。這將導致未來購房適齡人口的減少,亦意味著住宅需求的下降,這同樣將推動房價下跌。
目前,中國樓市供需可能失衡。一方面,前些年新開工住宅面積持續(xù)增加,加上不少房企囤地、惜售、捂盤,手中的住宅存貨相當多。另一方面,前些年炒房者囤積的商品房有一半要逐步出貨。現在的問題是,房價是繼續(xù)上漲,逼迫中低收入居民追高買單;還是大幅降價,降到讓中低收入居民買得起的水平?
目前,全國房價明顯松動,相信即使是持續(xù)下跌,新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不會重現。就日本、香港、美國等地房價泡沫破滅的過程來看,房價拐點一旦確立,將無法調頭。個人認為,中國房價可能開始漫長的下跌之路。(黃祖斌 作者為新浪博客風云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