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V是一家替電商賣廣告的公司,今年收入預計超過10億元。而MediaV創立于2009年。
從“賣廣告”的生意來說,MediaV需要在前端購買一定的網絡媒體資源,并對媒體廣告位上出現的海量用戶進行行為跟蹤和記錄,在分析每一個用戶的上網數據后,確定各自的偏好和需求,然后從后臺眾多廣告主中通過競價等方式,挑選出最合適的廣告推送給用戶,提高投放轉化效率。
用戶是MediaV的受眾對象,而互聯網上大大小小的電商才是真正的收入來源。京東是MediaV的第一家電商客戶。從京東開始,MediaV走上了精準營銷之路,從原有較為單一的收費模式,如今轉變為按照CPS、CPC以及CPA,這三種按照實際銷售數量換取廣告金額的收費標準。
“一開始當然很痛苦。” MediaV創始人楊炯緯回憶,轉為按訂單結算的第一個季度,MediaV的虧損超過60%,直到第三個季度才陸續開始盈利。
在MediaV服務過的客戶名單上,能夠看到京東、蘇寧易購、當當網、易訊網、優購網等等。電商始終是精準營銷的廣告客戶主體,在過去的幾年里,電商們紛紛在廣告上熱衷于“燒錢”,這讓MediaV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諸多實踐機會,也讓楊炯緯看到了精準營銷的廣闊前景。
2011年,MediaV的全年收入為5億元,預計今年的收入將達到10億元,相當于兩年之內翻了四倍。
如今越來越多的線下品牌成了MediaV增長最快的客戶群體。在楊炯緯口中,它們被稱為“泛電商”。打開MediaV的網站,寶潔、優衣庫、Zippo、南極人、十月媽咪等等,這些非傳統電商品牌紛紛開始使用MediaV進行網絡廣告投放。
趙培軍的APP團隊致力于提供iOS企業解決方案,卻偶然中發現電商大戰帶來的“比價”商機。今年年初,在嘗到“8·15”電商大戰帶來的“甜頭”后,趙培軍立即上線一款同類型軟件“比價”,并搶在“雙十一”前,發布第三款比價軟件“愛購”。
“愛購”在“雙十一”一炮而紅,僅11月11日當天的下載量就高達2萬次。按照趙培軍的統計:當周的交易額達數百萬,如果按傭金比例計算,其“雙十一”當周掘金數十萬以上。
“電商紛繁的時代應該不會持續太久,”Kancart移動電商平臺CEO周翔認為,“最終留下來的必定是幾家綜合性大電商,和一些細分專業平臺。電商的未來或許不能確定,但電商服務行業應該還只是剛剛起步。”
()